“今天一个早上我就穿得了50个耳壳,照这样速度到下午估计有50块钱的收入啦!” 5月19日,在大新县榄圩乡佳洋电子就业扶贫车间里,向美菊一边熟练的做工一边和笔者说道。
在“扶贫车间”里还有十几个和向美菊一样每天把家里的活安排好了就到“扶贫车间”来“上班”挣钱的群众。这是我县以创办“扶贫车间”为平台,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的渠道之一。
大新县榄圩乡佳洋电子就业“扶贫车间“是今年3月底创办,位于榄圩社区农贸市场,面积200平方米,可容纳70人同时作业。该“扶贫车间”主要面向榄圩社区周围的新排村、岜光村、先明村等留守妇女劳动力,让从业人员既能够照顾家庭,又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就能增收。目前该厂现有固定员工36名,其中贫困户13人,工资实行计件制多劳多得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。
“前几年我都是在广东打工,2016年得了一场大病就没办法继续留在厂里工作了,回家养病一年多了,现在身体好些了。前些日子听说这里开办了一个‘扶贫车间’,经过三天的培训就能上岗,现在我可以一边吃药养病,一边做些轻松的活增加收入补贴家用。”向美菊说。
向美菊是大新县榄圩乡那遵村人,几年前她和爱人一直在广东打工,2016年她因重度风湿病不能继续在厂里工作。祸不单行,同年她爱人也因车祸住院,因此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,夫妻俩就只能回家养病。2017年11月她家被认定为贫困户,因身体原因没办法外出务工,夫妻俩愁眉不展。如今在家门口她就能够实现就业,“扶贫车间”真是解决了她的一块心病。
和向美菊一样得到扶贫车间受益还有陆金美,她是去年带着孩子到乡里租房专职接送两个孩子上学。以前她是送孩子去上学了,就在租房里闲着没事做,现在身边开了“扶贫车间”她每天送孩子去上学后,就到车间里上班,每天也有30-50元的收入。
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,我县始终把实施就业扶贫作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一环来抓,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“扶贫车间”就业扶贫模式,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,利用集体闲置土地、房屋等来创办“扶贫车间”, 并通过“本地企业+扶贫车间+贫困户”的扶贫新模式,帮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,达到“帮扶一人,就业一人,脱贫一户”的目标。目前,该县已打造58个产业扶贫基地和扶贫车间,为贫困人员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。
“以前在广东都是给别人打工,这几年政府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回家乡创业,并给予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,我就决定自己回来开厂当老板,为家乡扶贫舔砖加瓦。” 大新县榄圩乡佳洋电子就业扶贫车间负责人农洋圳说。
我县还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“扶贫车间”,对贫困人口自主兴办的扶贫车间给予贴息贷款;给予参加“扶贫车间”就业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员免费培训……一项项接地气、暖人心的惠民政策,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积极加入到“扶贫车间”。
县人社局负责人表示,在全县范围内开展“扶贫车间”,不仅可促进贫困人员就近就业,帮助贫困户脱贫,还能缓解用人企业面临的招工难问题,达到“双赢”的效果。“扶贫车间”将机械的“输血”转变成自我“造血”,将“等靠要”转变为“自己要”,极大提振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。(梁桂花 梁婷)
编辑:黄绍松